“3860块一个月,能不能过上体面退休生活?”这是老王刚办完退休手续时的头等大事。地点在内蒙古,时间是2025年春天。邻居张姐一边数着自己的养老金,一边打趣:“你这比我多点儿,可跟机关单位那帮人还差点意思。”一句话把现场气氛拉满:企退群体之间互相攀比、机关事业单位遥不可及,还有那绕不开的资格认证新规,让不少人心里直打鼓。
“咋就得一年认两回证呢?别地儿不是一次吗?”老王皱着眉头问。这场景熟悉吧——咱们身边多少退休老人都为这事琢磨半天。其实,这背后可不只是流程问题,更关乎每个银发族的安全感和尊严。
说到3860元这个数字,有人觉得挺滋润,有人却嘬牙花子。“2025年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约3428元/月。”对比一下,内蒙古这个水平算是中等偏上了,在当地也能维持基本生活,比如买菜、缴暖气费、小病小痛不愁。但真要想像隔壁李伯一样常去旅游、健身房办卡,还得另寻出路。
再看看机关事业单位,那待遇就像坐高铁和挤绿皮车的区别。据民政部白皮书披露,同期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养老金超过4800元/月,两者间差距明显。有时候,大家聚在一起唠嗑,总有人开玩笑:“咱企退就是‘自力更生’,想多享受点,只能靠自己。”
不过,“钱够花”并不是养老幸福感唯一标准。很多老人最怕的是资格认证麻烦事。今年起,内蒙古规定每6个月就得来一次,不像外省只需一年一回。这让不少长辈吐槽:“是不是怕我们突然飞走了?”其实,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研究表明,提高认证频率主要是为了防止冒领现象发生,同时保障社保基金安全,也让政府及时掌握老人真实状况。(国家统计局核准)
但说实话,现在线上线下都能操作,不用跑社区排队盖章,大部分长者还是觉得方便许多。“我孙女帮我手机上一通操作,两分钟搞定,比以前轻松!”78岁的李伯分享他的适老化改造日记:浴室装了防滑垫,人脸识别直接完成资格认证,再也不用担心摔倒或漏掉时间。
当然,也有一些争议声音。有网友调侃:“本来想着安安心心养老,现在还要盯着手机看提醒,这算不算‘被动工作’?”还有些长者反映,如果不会智能设备怎么办?社区工作人员表示,目前各地正在推进适老化服务,比如派专员入户指导,用电话语音辅助,让更多老人无障碍完成流程。(国务院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指南)
归根结底,每月3860块钱,是基础保障没错,但距离理想中的晚年品质还有提升空间。而资格认证频率提高,其实也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一种体现——既保护资金安全,又给老人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。从数据来看,截至2024年底,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中60岁以上占比已达73%,而智能手机普及率仅57%(民政部白皮书),如何让技术真正服务于银发群体,是接下来必须攻克的大难题。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如果你也是企退大军的一员,你会怎么评价这种“中等偏上的”待遇和“一年两次”的新规?是在保障权益还是增加负担,对此你怎么看?
#百家号银发科技#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配资平台经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